欧昊

30

Jun

2025

欧昊集团战略升级:构建“绿电+算力”双轮驱动新格局

发布者:

在数字化与能源革命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算力+电力”的融合发展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的关键力量。近日,在欧昊集团的主导推动下,其控股上市公司金刚光伏与弘琪集团于深圳达成算力领域深度合作,双方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服务器采购协议”,这标志着集团正式宣布战略升级,构建“绿电+算力”双轮驱动新格局,明确将通过“战略赋能+资本支持+资源倾斜”三位一体模式,持续强化控股上市公司在新型领域的领军地位,打造贯穿能源生产与数字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6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国家枢纽节点和能源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协同规划布局算力与电力项目。这一政策导向为“算力+电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探索“绿电聚合供应”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绿电占比,实现能源与算力的高效协同。国家能源局的这一举措为欧昊集团及相关上市公司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政策支持下,双方合作开展“算力+电力”业务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发展机遇。



“算力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经济性与清洁性直接决定算力产业的发展质量。欧昊集团依托现有的规模化电站集群,构建起“发用一体”的资源布局和能源保障体系,为算力业务发展提供显著竞争优势。


目前,集团已建成并实现金塔300MW光伏电站、瓜州200MW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两座电站均已稳定投入商业化运营。同时,集团正加紧推进400MW风电站建设及全容量并网工作,并计划于2025年底新增600MW风电项目指标,即将形成总装机容量达1500MW的清洁能源发电矩阵。基于电站集群运营,集团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这一规模不仅能满足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更能凭借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保障算力设备的高效运行,降低因电力波动导致的设备损耗与运营风险。


在成本控制层面,集团依托自有新能源电站“发用一体”的模式,通过省间绿电交易机制将自有发电量定向赋能至算力中心,实现低成本绿电的跨区域闭环应用。与传统电力供应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算力业务的运营成本,使上市公司在获取电力时具备价格优势,显著提升上市公司算力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此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算力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集团电站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可为算力业务提供绿色电力认证,助力数据中心获得PUE(电源使用效率)认证优势,满足金融、科研等对绿色算力有严苛要求的行业客户需求,进一步拓宽业务覆盖领域。


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持续深化的背景下,欧昊集团依托其规模化清洁能源资产,加速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电力业务体系,持续提升电力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


欧昊集团秉持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切实履行控股股东职责,坚定不移支持控股上市公司优化产业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作为欧昊集团产业升级的核心平台,在集团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加速上市公司在算力领域的战略落地,集团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赋能体系。  


资本赋能机制。集团首期向上市公司提供 2 亿元专项借款用于算力业务发展,并规划于 2026 年通过产业资源拓展、融资资源导入、集团增信强化以及进一步提供专项借款等多种方式帮助金刚光伏引入10亿元战略资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研发提供持续的资金和资源保障。


资源配置协同。集团将通过算力资源战略供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为上市公司统筹调配行业最领先的GPU/TPU等加速计算卡等算力硬件,依托生态协同与资源聚合优势,助力上市公司实现算力资产结构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资产价值重构。未来,集团计划将旗下具有稳定现金流、低碳排放及政策红利等核心优势的新能源光伏电站及风力电站等优质电力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将显著优化上市公司资产结构,充实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提升其资产质量与市场价值,更好地开展“算力+电力”一体化业务,打造从电力生产到算力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资产注入后的协同发展,双方有望在市场中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共同开拓新市场,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为股东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为推动“算力+电力”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欧昊集团与控股上市公司金刚光伏在“算力+电力”领域合作的逐步深入,在政策利好与自身优势的双重驱动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集团战略统筹与资源赋能下的上市公司“金刚光伏”将在这一新兴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为行业发展树立新的标杆,也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见证“算力+电力”融合发展的辉煌未来。